主题强教育,信工有话说——2021年2月党员学习心得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党日活动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突出“两学一做”这一主线,紧扣“六个规定动作”,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组织党员开展诵读党章、缴纳党费、研学党规党情、上党课、民主议事、民主公开等活动,唤醒党员意识,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观念。在学习交流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出经验、出成果、出特色”。信工党员学子将通过“主题强教育 信工有话说”栏目,聚焦信工党员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中的优秀成果、创新案例和长效机制,希望能够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推动理论学习新风。
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陈春雷作题为《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为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陈春雷书记在报告中回顾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各项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新时代学校事业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并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学校事业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近日,电子竞技博彩 计算机学生第二党支部、物联网与软件工程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支部组织所有党员同志开展了以“学习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主题的党员固定日活动。在本次党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各位党员在认真阅读、学习《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为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内容后感受颇多,并在深入学习后写下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计算机学生第二党支部 汪晓凤
汪晓凤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服务方向)
班级:计算机182班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座右铭: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学习工作:
现担任计算机182学习委员、计算机191入党联系人、软工191助班,大二学年绩点专业第一,获优秀学生一二等奖奖学金、美国赵氏廷芳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校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志愿者、文明寝室等荣誉,获“青创.启航”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三等奖、“星光计划”创新创业课题二等奖、校级服务外包比赛一等奖。
心得体会
我们这个月的学习材料是杭师大第三次党代会的大会报告,题为《牢记使命 奋发图强 为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报告肯定了我们杭师大在第二次党代会后所取得的成绩,并明确了我们杭师大今后到2050年的工作发展,目标:按照“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加快全面建成一流大学。
报告的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我主要关注的是杭师大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发现我们第三次党代会中提到我们杭师大未来五年内的重点工作中,八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七个都和教育相关:除了要落实我们党中央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目标,为党培养人以外,我们第三次党代会又从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培养师资等多方面明确了属于我们杭师大建设一流大学征程的特别任务。
比如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们提出了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实施学科强化工程,两方面重点工作分别从教学和学科上明确重点工作,在教学上,我们将从模式改革入手,除了彰显我们师范大学特有的教师教育特色外,还深化两种不同的教育:一个是创新创业教育,一个是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
关于杭师大的创新创业教育,我是很有感触的,我参加过由校联合超校联盟所举办的第二届启创班,在其中学习到了特别多的创新创业知识,组建了我的创业团队,探讨市场需求,捕抓市场痛痒点,成立了暖月项目,还获得过学院青创启航创业比赛三等奖,得到了学院的肯定,尽管因为疫情原因,我们的项目比较难开展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在之中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发现其实对于我自己发展而言,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尽管路程艰难,但是学校及学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关怀,我们正在努力成立社团。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课外的特别教育,而我通过在其中的学习,更加明确了我自己未来更适合什么样子的工作,发展怎样的方向。总之,我也全面支持,继续将我们杭师大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块做大做强,做出我们杭师大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
在学科建设上,则是推进博士点建设和打造高峰高原学科以及优化学科治理机制。博士生的培养,在我看来,最为考验一个高校的教育水平,网上曾有过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倘若把我们的知识面比作一个圆,那么从我们的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学习,是这个圆的半径不断变大,到来我们本科学习的时候,圆的半径将变得更大,同时,又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点,但仍然以圆的半径扩大为主,到来研究生教育阶段,一些点发生了突破,学习向纵深推进,变得更加专业和系统,但是仍未到达人类目前抵达的知识认知线;而到了博士的时候,则是要对人类的知识边界发起冲锋了,博士是突破人类知识边界的先锋,而杭师大能建设博士点,也就意味着,杭师大具备了培养突破人类知识边界人才的能力。能产生更多可以突破人类知识边界的人才,这不就意味着我们离一流大学更近一步了嘛?
总之,通过对这份党代会的学习,我除了能联系到自己之外,还十分感慨我们学校这几年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发生的变化,而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想,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进一步,加紧努力,为我们杭师大建成一流大学,献出一份力量。
物联网与软件工程学生党支部 徐子涵
徐子涵
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
班级:物联网181班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座右铭:自律即自由。
学习工作:
大学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文艺部干事,校学长俱乐部活动部部长,现担任物联网181团支书。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优秀学生二等奖、校三好学生。获得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省三等奖,参加本创项目并成功立项。
心得体会
2021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对标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确定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为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通过大会上的报告,我对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取得的发展和提升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要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必须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这五点。作为杭州师范大学中一名学生,同时也是杭州师范大学中一名预备党员,我们应该坚持按照学校党委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努力为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历史新篇章的谱写而助力。
研究生支部 汤雯
汤雯
班级:19级网络空间安全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座右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学习经历:
曾获三等奖学金,兼职辅导员、学院党委组织员助理。
心得体会
从来到杭师大的那一刻,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还有最美的校园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好感。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杭师大人的努力,把学校建设的更美好也是我们每个杭师大人的梦想。在新的时代发展中,我们要牢记使命,奋发图强,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一起,为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研究生支部 余思澜
余思澜
班级: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座右铭: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学习经历:
2019年 校三等奖学金
2019.09~2020.09 担任信工学院研究生支部书记
2020年 校一等奖学金
2020年 优秀研究生
2020年 科研成果奖
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校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上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回顾了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并且陈述了新时代学校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的事业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及今后五年学校的重点任务。学校代表大会上的总结及展望与学校接下来的发展及学生的培养息息相关。作为杭师大学子,除了为学校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之外,更要明晰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所报告的社会趋势及对我们学生发展的期望。只有紧紧跟着党走,才能做到不掉队。在学校进行总结汇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到多总结,调整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配合学校实施“三步走”战略安排。
学生党员们在此次以“学习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师范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主题的党员固定日活动中,表达了对学校过去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骄傲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期待,深刻认识到了杭师大的发展离不开每位杭师人的努力,并纷纷表示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奋发图强,为杭州师范大学建设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之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计算机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所有党员同志开展了以“学习《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为主题的党员固定日活动。各位党员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后收获颇多,并写下了他们的心得体会。
计算机学生第一党支部 马哲安
马哲安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75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座右铭:认清生活的目的并一直热爱它。
学习工作:
工作上,担任计算机175班级的副班长一职,积极为班级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上,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一二等奖学金,荣获校优秀团员、校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此外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校服务外包大赛一等奖、校调查统计大赛三等奖、校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等各类奖项。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参加过多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曾荣获校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等奖项。
心得体会
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学习了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现将感想与心得向党组织汇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贫困人口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能够让贫困人民吃上饭,吃饱饭,过上小康生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中国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一百年的进程,贫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二线城市甚至赶超发达国家GDP,大山沟沟里的人民可能还在靠着出门打零工、低保、种田补贴家用。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无论走到哪里,最挂念的还是基层的老百姓。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时,他就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向着“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的朴素目标而奋斗。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他扛着自行车一步一步蹚过滹沱河,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探索农村改革脱贫路。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他几乎走遍所有的乡镇,不断探索“弱鸟先飞”的路子。到了省里工作,他盯住对口帮扶,推动“闽宁协作”在宁夏大地结出丰硕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从初到梁家河的知识青年,到为国为民夙夜在公的人民领袖,习近平同志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走过滚滚麦浪间的田野小道……风雨兼程、一往无前。
今天,他正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我虽然不是贫困农村的孩子,有幸出生在浙江这个富庶的地方,可我也是农村的孩子,搬家到城区后,也会时不时回来看一看那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村子里的泥路慢慢修成了水泥路,文化礼堂建起来了,宽阔的大广场建起来了,橘子厂建起来了,村民们一栋栋精美小洋房建起来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象征着我们党对人民老百姓的重视,村民们的笑容变多了,口袋里的钱也变多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们为活在这个国家而感到幸运和幸福。
学生党员们在此次以“学习《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为主题的党员固定日活动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的扶贫工作,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表示要努力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坚定信心,携手奋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