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专题——机关直属支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题党日活动
编者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确保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杭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特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聚焦信工党员在党员固定日中的学习体会,希望能够通过党员固定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习近平同志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的领导工作历程。这段历程,在习近平同志的地方领导实践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不仅在于他作为省委书记全面领导了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工作,更在于他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并落实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准备。
活动现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关直属支部在党员之家学习与讨论了“习近平在浙江”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结合活动特点及对浙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前其学习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詹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一到浙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大量时间走在基层进行调研,和老百姓在一起,在政策上特别注重民生,事事做到亲民,按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按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干实事,接地气,给我们在工作也作了很好的示例,让我们在工作中站好岗,办好事。
赵亚英: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为民办实事谋幸福、与民共甘苦共患难的赤子情怀。我一定将这样一些可亲可感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校争创一流添砖加瓦。
李军:
习近平同志在理政浙江时提出的"八八战略”,虽是一个省域层面的战略,但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具有总揽全局能力,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
项洁: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在浙执政期间为浙江的转型发展从“体制机制”、“产业特色”、“协调发展”、“生态”、“文化”等优势角度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他如今治国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前奏。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解释中说“八八战略”并非单纯指已经体现出来的优势,而是结合实际作出的总体把握。是将已有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对一些劣势通过努力转化为优势或扬长避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指导理论。
这点提醒和启发我们“八八战略“往大可作为党政方针的依据,往小更可作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参考。浙江正走在数字化建设的前沿,作为与之息息相关的高等院校专业,我们的发展是否也能从优势角度去做挖掘,思考如何发挥专业优势的特点做好教书育人和科技转化的工作。如果说相较浙大等重点院校我们的专业在竞争力上还显不足的话是否能对我们师范院校潜在的教育优势保持信心并将它打磨出特色优势。对于专业上的短板能否通过深刻思考寻找优势转化的突破点。最后无论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同样要学习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员宗旨上给我们做出的表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
王玉玲:
习近平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成为树立生态文明观,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告诫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徐国祥:
通过学习和自身所见所闻,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对农村政策提出了高瞻远嘱的政策,提出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的“千万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正是由于他深入农村,勤奋调研,积极思考,给浙江人民特别是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面貌。
张洋:
总书记对浙江国企改革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新世纪,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有危机意识,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多元化投资的道路,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这个思路以杭钢的改革重组为典型案例,既支持了国有企业,也支持了民营经济,使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走上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轨道,使得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点,对今天的国企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潘云翔: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我们要打破发展与保护对立的束缚,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立生态文明就是为人类造福的新理念。生命起源于自然,坚持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周文丽:
我作为安吉人,又在两年前的暑假带着北方来的亲戚参观过余村后,深切地感受到这个“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在习近平同志2005年视察过后的短短15年间,已经开创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局面。这里已经成为安吉的一个新“地标”,不仅促进了安吉一县域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发展,更是引领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