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郎威俐:坚定决心,奋力远航
编者按:
榜样是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榜样是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为汇聚新时代榜样的力量,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杭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特推出“榜样的力量”系列主题推送,以党员采访的形式,鼓励信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榜样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郎威俐
基本情况
郎威俐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班级:计算机172班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个人荣誉
2017-2018学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7-2018学年 道德风尚奖
2018-2019学年 优秀学生一等奖两次
2018-2019学年 浙江省政府奖学金
2018-2019学年 三好学生
2019-2019学年 校优秀共青团员
2019-2020学年 优秀学生二等奖两次
2019-2020学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学年 第五届“马云卓越师范生奖”
2019-2020学年 校第十届“自强之星”
2019-2020学年 校十佳共青团干部
2019-2020学年 校优秀共青团干部
2019-2020学年 杭州市优秀共青团员
2019-2020学年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
2020-2021学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学科竞赛
2019年6月 “海康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
2019年10月 杭州师范大学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
2020年6月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届“青创·起航”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
2020年7月 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项目经历
2019-2020学年 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成功立项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基于文本行重构的扭曲文档图片矫正系统”,在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中期文稿撰写和系统开发,以及后期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精进,最终该项目以“优秀”结题。
主要事迹
郎威俐,中共党员,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172班团支部学生,曾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云起工作室总编。她坚持全面塑造自我,秉承心中有诚、心中有敬、心中有爱的初心。她深知,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在走向更好的自我。成长路上,她始终相信,当变得强大的时候,世界也将为她喝彩。
自立自强,塑造自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给重疾母亲治病,家中积蓄耗尽,家庭也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但是家中的困难并没有打消郎威俐求学的念头,乡亲们的帮助也让她更加坚定努力学习的信念。上大学后,她申请了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她努力争取做到不向家里要钱,所有的开销都靠奖学金和自己勤工助学获得,而且她一直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校期间获评学校第十届“自强之星”。她时常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来自周围老师和学生的爱。在班主任、辅导员的帮助下,她也在业余的时间里会去做兼职,例如给小孩子上课。虽然只是给小学生上课,但是她每次都会跟学校里的老师一样备课,说课和磨课,她认为辅导班老师也是老师,也需要高标准和严要求。大四的时候,学校面向全校学生招30位“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高校选拔优秀应届普通本科生到乡镇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一般为三年,三年期满后回高校读研)学生,她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并且经过多次选拔最终成为1/30。问她有什么秘诀,“我在农村长大,我特别希望能有一天能为农家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未来她将在乡村学校的的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教书育人梦想,她希望能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因为她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实践笃定,无私奉献
也许是因为受到过许许多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她是个很懂得感恩很懂得回报的女孩。她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她积极参加暑假支教活动,在宁波宁海的山村小学担任支教老师,带给这里的孩子们一份对成长的了解和期待;她积极参加社区的关爱银发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讲解智能手机及APP的应用;她积极走入小学,为小学生放学后的“四点课堂”提供公益编程教学服务,开启孩子们学习人工智能的道路;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尤其关注创业青年这个群体。在赴衢州返乡创业青年寻访活动的社会实践中,她心思缜密,结合每个创业青年的实际情况做好访谈提纲,并积极向每个创业者取经,请他们给在校大学生创业提出建议,她所在的这支“赴衢州返乡创业青年寻访”团队获学校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因为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所以才会更懂得珍惜,更渴望分享自己的爱去温暖这个世界。
脚踏实地,认真负责
在学生工作上,她曾担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兼职云起工作室总编。自她担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以来,学院团委工作逐步并有序地开展。她本着全心全意为团员青年服务的宗旨,在发展中求进步、稳进中求创新,主持开展“青年·100”夜读活动、小助理电台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既做好了传承,也能在传承中做到创新,为提升学院共青团工作在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打下了坚实基础,获评2019年度杭州师范大学十佳团干部。
疫情期间,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老家以笔为援、以文抗疫,在校院两级微信公众号上及时报道学院党团员志愿者先进事迹10余篇,宣传在疫情中不断涌现的学院模范典型,绘就了一幅青春战‘疫’群英谱。开学前夕,在疫情态势仍然严峻的态势下,她主动申请提前返校,作为学院疫情防控志愿者负责人,组织带领同学在每个食堂门口进行测温、核销用餐等日常疫情防控工作,获得学院师生一致好评。
探知求识,力求创新
在学习上,她认真刻苦,从不懈怠,毕竟学海无涯,惟有脚踏实地,没有一种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于是她潜心向学,大学四年专业排名均名列前茅,曾多次荣获“马云卓越师范生奖”、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及杭州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杭州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她付出的肯定,也是她对自己更高要求的基石,激励着她更加认真地塑造自己。
此外,她坚持从学中来,到做中去,除认真学习,保持优异成绩外,还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曾获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成功立项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基于文本行重构的扭曲文档图片矫正系统”,在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中期文稿撰写和系统开发,以及后期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精进,最终该项目以“优秀”结题。
坚守初心,矢志不渝
在思想上,她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拥护者,怀揣着对党的诚挚敬意,她在大一时便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她已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自申请入党以来,她始终坚持系统全面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她以身作则,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校期间,她坚守初心,矢志不渝,工作与学习得到身边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可,荣获2018年度杭州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19年度杭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她踏实巩固专业技能,积极结合专业优势,制作思政微课,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2021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她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使命,只有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这是中国青年的现在进行时,也会是中国青年的未来时。而她愿意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时代的洪流去,让青春在奋斗中璀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忠实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
郎威俐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采访实录
问:学姐你好,你是我们优秀的中共党员,想请问一下你,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最初是因为什么而选择入党呢?
郎威俐:我的爷爷是一名中共党员,从小我爷爷对我耳濡目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优秀的组织,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由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们用献血换来的,“中共党员”这金灿灿的四个字,可以给予我巨大的力量,于是大一刚入学,我在2017年10月2日便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9年12月9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员”的身份让我能够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对身边的同学们起先锋模范作用。
问:以你的入党经历来看,入党对我们有怎样的作用呢?你认为怎样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请你对新的入党积极分子们说一些话。
郎威俐:入党首先是身份上发生了一个转变。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宗旨体现。因此,在入党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会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自然而然在高要求下人也会变得优秀起来。
“怎样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问我自己,在支部大会上通过后,我们的政治面貌从共青团员变为了共产党员,但我们还需要从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党员形象等多方面去努力,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符合《党章》里对党员的要求。
刚推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学妹们,也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入党。
问:学姐是师范专业的,你为什么会选择做老师?
郎威俐:学院周春儿书记给我们上了一次党课,周书记说,她很喜欢给大学生上课,因为大学生们充满着活力,这种活力能够感染到她,所以周书记的每次演讲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周书记的激情感染着我,那时候我便坚定了做一名教师的决心,我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讲授给她们听,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也将感染着我。
问:看到学姐曾多次获得多个奖项和奖学金,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高效率地学习和完成竞赛工作的?是否能与我们分享一些你的建议?
郎威俐: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会有许多酸甜苦辣。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如何去平衡学习、学生工作、学科竞赛等等活动之间的关系,是我时常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在心态上,不要将自己所处的困境当作是你的遭遇,而是将其作为你的选择;其次,当有很多任务需要去完成时,我的建议是选择一件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开始着手去做,而不是陷入无尽的焦虑、抱怨、浪费时间,将有限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学会做一个时间管理者。
问:学姐曾经作为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担任负责人,你觉得如何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进行中,是否有遇到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郎威俐:作为项目负责人,一定要有统筹全局的魄力,明确团队内各队员的分工,并且督促各队员完成任务的进度,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在整个项目中,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队员们为了这个项目所熬的夜,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位队员付出的努力。